文明日照·身影 | 莒县洛河镇:抗疫最前线,上阵父子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连日来,在莒县洛河镇周家庄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出现了两对坚守在抗“疫”前线的父子兵:周建海和他的儿子周升展,周贵方和他的儿子周升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点赞,一时传为美谈。

周建海和他的儿子周升展
严防死守,筑牢“铜墙铁壁”
这是一对普通的父子,一个56岁,一个27岁;一个在洛河镇周家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个在西藏移民当管理警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时间,周建海迅速行动,带领全村党员封堵进出村的其他通道,设立疫情防控卡点,全村党员编成6个班次,每天轮流24小时值班。
儿子周升展,在部队服役8年的他于2019年转业成为一名西藏移民管理警察,原本正处于休假期间。这时他主动请缨参加村里值班。村里有人说:“你3年才回来探家一次,多在家里待着吧?!敝苌鼓抗饧嵋愕乃档剑骸拔蘼凼欠?,还是退役,我们是退役不退色,以前我是一名军人,现在我是一名警察、一名党员,关键时就应该冲在第一线?!?br style="line-height: 175%" />
值班执勤期间,周升展需要对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人员的体温,并做好消毒工作??芍辞诠ぷ鞑⒚挥兴氲哪敲此忱糠执迕裨诿娑约觳槭?,会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不愿意配合工作。周升展意识到,虽然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掌握方法方式??吹礁盖字芙êV蛋嗍弊芑崮托牡叵蛉褐谧龊媒馐?,他就静下来耐心认真地做好解释劝导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时间久了,村民也承诺不出门、不聚集,让群众认识到检查的必要性,知道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10多天里,周升展先后检查外来车辆70辆次,排查人员80余人次,劝返人员30人次……..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的信息都详细记录在册。“多一份细心,就能多排除一份隐患,群众就能多一份健康?!敝苌顾档?。

周贵方和他的儿子周升刚
拉网排查,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父与子,传与承。17年前,您在一线,我在家中;17年后,您在一线,我也在一线?!币桓鍪强够鞴胺堑洹钡摹袄险绞俊?,一个是初次面临疫情的“新兵蛋子”。
周贵方,现年55岁,是村里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同样也是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起村子里的人和事,他可是如数家珍。儿子周升刚,服役于火箭军部队,今年是他在部队服役的第8个年头,过年休假回来的他严格按照部队有关要求,自觉隔离了14天。
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的人员排查以及政策宣传工作,自然就交到了周贵方手里。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早出晚归就成了周贵方的工作常态,有时为了了解清楚各家各户人员情况,他时常要等到深夜。这天,吃晚饭时周贵方紧皱着眉头,不时叹气。儿子周升刚看在心里,他说,“爸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今天入户排查时有两户人家觉得我成天在村里转悠,接触的人多,最有可能被传染,大门紧闭不愿与我接触。这样一来周贵方不仅了解不到这几户人员的在家情况,准备好的口罩也送不到户。
“爸,你可别犯愁,就算进不去,咱也有办法了解情况,口罩也能送出去?!敝苌照饷匆凰?,周贵方又来了精神。“咱可以用视频聊天,用手机就能知道人是不是都在家。然后把口罩放在门口,再让人家取就是?!蓖ü庋姆绞?,接下来的几天里,父子二人一户不落地完成了全村385户、1118口人的排查摸底工作,确保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虽然父子俩在“想当年”没能一起“战斗”,但如今在“抗疫”的战场上却成了“战友”,成为了一对名副其实的“父子兵”,当起了疫情防疫的“宣传员”。
提起2003年前的那场“非典”,周升刚历历在目:“那年,我正在读初中,学校通知放假我就一直呆在家里。父亲当时作为村会计,一直早出晚归,奋战在防控一线。当时的我很不理解,觉得外面不安全为什么爸爸不回家,现在才明白他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我有义务在这次抗‘疫’中尽力!

两对父子兵、并肩抗“疫”情
这是一场有责任的接力赛,
也是一场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
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
父与子、传与承。
人民群众,
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基础,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紧紧依靠群众,
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日照文明网通讯员 张守军)
|
责任编辑:刘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