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庚子新年竟然会这样度过。1月20日至今,一群鲜为人知的勇士,冒着和病毒直接接触的风险投入战斗。他们的“年夜饭”是方便面,就连每天上厕所都要算好时间。近日,记者走进岚山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探访“勇士们”鲜为人知的一面。 据了解, 精准的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的评判标准之一。 自疫情发生以来,岚山区疾控中心迅速组建采样检验组,针对发热病人、疑似病例进行鼻咽拭子采样检测。起初,岚山区PCR实验室还未启用,样本只能采集完成后送到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进行检验。为节约时间,提升检验效率,2月15日,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培训,岚山区PCR实验室正式启用,当天便接收了31个鼻咽拭子样本,截至目前,共检测样本404人次。 病毒核酸的提取是整个过程最为危险、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严格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以防止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溢出,一旦处理不当,检验人员就会暴露在危险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实验室需要二级防护,穿戴连体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等严密得甚至有点透不过气的“包装”。 进实验室后,整个人就犹如“蒸桑拿”,检验员要在里面忍受热度、忍住饥渴、忍住大小便。出了实验室之后,再进去就必须重新进行防护。为此,检验人员都会尽量控制饮水,避免耽误时间和浪费防护装备。 “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下来里面的衣服基本全部湿透,呼吸变得急促、眼罩全是雾气、嘴唇也都干得起了皮?!笔笛槭壹煅槿嗽背俅淞岣嫠呒钦?,“实验室里面非常热,防护服又不透气,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憋得慌,整个人都跟有了幻觉一样”。 年初,迟翠玲的父亲入院化疗。当接到单位通知时,迟翠玲安慰好病床上的父亲便转身投入了紧张的“战斗”?!?/font> 不知今夕是何夕,曾经在诗里、歌里听到的话语,如今却成了真实的写照?!背俅淞嵝Τ疲源永霸露岳?,这里所有的人都吃住在单位,通宵夜战是常有的事,已分不清几月几日了。 迟翠玲告诉记者,整个实验室里年纪最小的叫李亚静,是一个标准的“95后”姑娘。 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她,在疫情一开始便主动申请加入到一线,尽管年轻,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初心与使命,“检测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她第一个申请进入实验室完成检测任务,没有丝毫的犹豫”。 而像李亚静这样的同事,还有很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 新型冠状病毒 就像无处不在的恶魔。 面对恶魔, 迟翠玲和同事们 不知在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中 熬过了多少个通宵。 他们期盼着, 疫情早点过去, 生活回归正常。 (岚山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