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市妇联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为主体,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领广大妇女打造家中的“净”,留住庭院的“美”,传承家风的“魂”,以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全市涌现美丽庭院示范户6.6万户,创建率达30%以上,有力提升了农村家庭生活的品质。 充分调动妇女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引导广大家庭从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入手,让“美丽庭院”创建变成家庭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坚持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评判、成效让群众受益,提升对创建活动的认同感,很多村庄兴起了“比一比、晒一晒,谁家庭院最美丽”的攀比“新风尚”。 创新宣传方式。坚持媒体、网络、进村入户同步,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等“土洋”结合的方式,实现宣传无缝覆盖。五莲县开展了切辣丝、绣鞋垫、花样水饺、多彩面食、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东港区后村镇自发编排“美丽庭院”创建快板,录制成抖音,引来群众点赞;南湖镇把每村示范户上传到党员电教平台,群众随时可以上网相互“攀比”。 创新创建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各村实际,针对每类家庭,村里分别推出3个示范户,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评选方式。变干部评为群众评,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创新示范户表彰方式,通过敲锣打鼓上门挂牌、喜报送娘家、设立积分兑换超市等方式,营造“家家来创建、户户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既要“一时美”更要“长久美 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杜绝“盆景式”打造,从根本上解决长效长美问题,真正将一处美变成一片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妇联组织纵向联动机制,市县两级妇联负责定思路、抓推动,基层妇联负责进村入户、抓点示范、责任到人。在村级推行“网格化管理、无缝隙服务”联合包片模式,将村分为几个小组,由村妇联执委任组长,每月入户检查卫生,检查结果张榜公布。 建立督导考评机制。采用日常督导与半年考核、内部评估与第三方抽查相结合方式,对各区县创建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导。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各区县得分情况作为年底美丽庭院创建情况考核依据,计入市对区县乡村振兴考核总分。实行美丽庭院示范户动态化管理,对不再符合创建条件的美丽庭院示范户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摘牌,确保创建效果。 建立志愿服务机制。针对农村中贫困户家庭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创新帮扶方式,组织发动社会力量,由乡镇、村妇联牵头,文明家庭户、妇女骨干和巾帼志愿者组建“牵手扶贫·众筹清洁”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开展卫生清理志愿服务。全市260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帮助9000余个失能和年老体弱家庭改善了生活环境。 丰富创建内涵 “外在美”与“内在美”齐头并举 把美丽庭院创建与好家风培育相结合,与改进乡村治理相结合,引导广大妇女“不比家业比家风”,实现从家居美、环境美到身心美、家风美的升华,以家风建设促乡风文明,带动好风气。 发挥村妇联干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先行示范、树立样板,广大群众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搞卫生没什么用”到“搞好了卫生,影响一家人”。 岚山区黄墩镇凌家滩井村借助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打造美丽庭院写实墙,让墙壁会“说话”,使庭院成“课堂”,不仅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民心也聚起来了,其他村务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在“户户通”建设过程中,村民纷纷捐款、出工出力,支持工程建设,累计捐款157人次、6.5万元,仅用33天便完成了一期工程。(日照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