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港区以1个区级中心、9个镇(街道)实践所、620处实践站、20处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公园)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阵地布局,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把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最强一公里”。 区住建局到包联社区“双报到”开展国家安全知识宣传志愿服务 东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舞蹈公益课 聚焦“强服务”, 建设厚植民生福祉的“志愿之家” 依托东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载体,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各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结合社区“双报到”,每月至少2次到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为期3个月的系列公益课堂,涵盖农民画、书法、摄影等6门课程,计划组织100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村居社区,为群众传授舞蹈、绘画、合唱等红色文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精神”根植在基层。 “东港之声·文明播报”栏目 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 传播“好声音”, 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能量磁场” 充分运用“两中心一平台”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氛围。创新打造“东港之声 文明播报”广播,推出《五个一》特别栏目,即讲一段党史、唱一首红歌、播一条乡村振兴政策、说一段健康知识、放一条安全生产常识,让“大喇叭”村村响起来,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围绕建党百年,开展“红心向党·逐梦未来———永远跟党走”大型文艺展览展演活动作品征集,目前共收集300余件作品。成立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灯塔”和“星火”理论宣讲队,组织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走进城市社区、农村村居进行专题理论宣讲,传播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曙光小学 用好“活教材”, 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实境课堂”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结合实际情况和百姓需求,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秦楼街道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红色印记”展厅、抗日战争纪念馆等身边的红色资源,通过主题党日、情景党课、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刻领悟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挖曙光小学红色革命资源,组织老党员为辖区的小朋友讲述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西湖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乡村记忆馆,开办“红心向党·逐梦未来——— 永远跟党走”等系列展览活动。三庄镇利用范家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八路军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 铭记初心”活动。(日照日报 通讯员 代雅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