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志愿者协会以“摆渡”爱心食堂项目为主体,引导社会资源向基层农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形成了“志愿服务+互助养 老”新模式,打通了好政策与老人嘴边一顿热乎饭的距离,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的难题。 凝聚爱心,做好老年人嘴边“热乎饭”。 “把各级党委政府的这些好政策,还有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把它汇集成一顿热乎饭, 让老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市扶贫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滕兆敏这样说起他办“摆渡”爱心食堂的初心。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力量向最困难的群体聚集, “摆渡”爱心食堂项目将目光投向农村失能半失能及孤寡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办15处“摆渡”爱心食堂,并启动了“1小时” 爱心连锁配餐圈,实现了对东港区陈疃镇、三庄镇需求老年群体配餐服务的全覆盖,为723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27万余份,为45名家庭困难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80岁的刘家庭在食堂开餐第一天因为吃上了猪肉炖土豆和白米饭,高兴地说道,“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感谢共产党!” 打造阵地,建立社会化养老机制。 将开展养老志愿服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通过社会组织联系调动社会各界主动投入养老志愿服务,党员干部、青少年、企业员工等社会各界纷纷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开拓了卫生清洁、健康查体、心理疏导、陪伴出游等服务内容,满足了农村老人养老 的多样化需求,带动全社会形成了志愿助老意识。市民马玉洁利用孩子放假的时间,带着孩子到爱心食堂捐赠生活用品,为老人 准备午餐,她说,献爱心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目前,已依托食堂协会建成5处农村志愿服务站、5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带动75家文明单位、爱心企业、高校及3600余名爱心人士走进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次。 志愿带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合力。 将开展养老志愿服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通过社会组织联系调动社会各界主动投入养老志愿服务,党员干部、青少年、企业员工等社会各界纷纷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开拓了卫生清洁、健康查体、心理疏导、陪伴出游等服务内容,满足了农村老人养老 的多样化需求,带动全社会形成了志愿助老意识。市民马玉洁利用孩子放假的时间,带着孩子到爱心食堂捐赠生活用品,为老人 准备午餐,她说,献爱心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目前,已依托食堂协会建成5处农村志愿服务站、5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带动75家文明单位、爱心企业、高校及3600余名爱心人士走进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次。(日照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