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日照日报》在A1版倒头条刊发《老迟“听”到的乡村新变》,报道了五莲县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全县632个村庄的智慧广播系统,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米”的做法。 五莲建成覆盖632个村庄的智慧广播系统,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米”—— 老迟“听”到的乡村新变 “乡亲们,在外地上学、干活、打工,在回来前三天要向所在村居、社区或单位报备。疫情无小事,直接关系我们的身体健康,是要命的事啊,大家一定要重视……” 3月16日早上,村里“智慧广播”准时响起。家住五莲县高泽街道的村民迟明江坐着板凳、倚着院墙认真地听。他说:“播放的内容很接地气,简单且管用?!?/font> 70多岁的迟明江,是村里一名老党员。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喜好不多,但唯独热衷于听广播。他说:“每天听广播已经成为大多数村民的日常习惯了?!?/font> 作为全县“智慧广播”全域覆盖最早的乡镇(街道)之一,高泽街道的村民,从习惯到思想观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正在忙碌的迟明江,停下手里的活儿,动情地说起三个变化,即“农村更热闹了、信息更实用了、乡风更文明了”。 谈起第一个变化,他的思绪追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逢农忙或开会,高音喇叭总是叫个不停。后来,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曾经的高音喇叭逐步淡出村民的记忆,乡村一下子冷寂下来,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很不习惯。 “如今在家务农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对大喇叭是有感情的?!崩铣偬寡裕爸腔酃悴ァ毕衷谝惶?次准时响起。通过大喇叭发出的电波,让沉寂的乡村变得热闹许多。 广播内容变得更实用,是“智慧广播”带来的第二个变化。老迟接着说,听广播不仅能够了解国家大事,里面说的很多内容还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接受“喇叭花”文明实践播报,五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当地农村特色,播报内容由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小常识开始,同时聚焦当前农村工作重难点,春节抓紧抓实农业生产,夏季进行防溺水安全宣传,秋季吹响秸秆禁烧“集结号”,冬季进行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 去年,地里小麦正处于孕穗期,“大喇叭”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措施。老迟准备充足,提前加强田间管理,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这些年,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泥巴路成了柏油路、乡间街巷干净整洁,连天空都变得湛蓝了许多。不少村庄都有了致富产业,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脱贫群众享受政策,吃喝不用愁,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村民物质生活富足了,大家更在意精神生活。”老迟说,“大喇叭”每天不间断播放“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音频,村民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了教育,农村“刮起”文明风。 迟明江家的院子不大,收拾得干净整洁。他说,许多村民都开始像他一样,随手就把房前屋后的卫生收拾干净。 “2018年,五莲县推出‘喇叭花’文明实践播报,成效显著。今年又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全县632个村庄的智慧广播系统,实现县、镇、村三级播控平台集中管理,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蔽辶匚扛辈砍ふ越鸷1硎荆庋焕?,克服了以往信息传递的滞后性,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米”,受到群众广泛好评。(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陈筱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