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视频推进会在济南召开。在日照分会场,岚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副区长冯展宁作了题为《筑牢群众基础 笃行为民服务 岚山区“四个机制”推动移风易俗落到实处》的交流发言。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 要论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有”标准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志愿服务,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深化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岚山区聚焦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文明迎亲、文明礼葬两项改革,寻求移风易俗新突破,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推动文明乡风落到实处。 2008年,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自发成立了全区第一支文明迎亲队,岚山头街道童海社区20多年来坚持白事“5元钱随礼”。这两项做法有效树立了文明新风,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在此基础上,岚山区从201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文明迎亲、文明礼葬两项工作,适应群众愿望,符合群众需求,深受群众欢迎。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坚持试点先行,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到先进地区学习,多次召开涵盖区直部门、镇村书记、农村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普通村民等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广泛组织基层调研,征求群众意见,争取群众支持,形成了“四个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良好局面。 筑牢保障机制 一是队伍保障。红事方面。组织热心村民、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等成立“文明迎亲队”419支,招募志愿者2310人,统一配备服装、锣鼓、彩带、队旗等设备,迎亲方式从“村头”延伸到“娘家头”,全程义务为新人提供文明迎亲服务,有效杜绝了恶俗婚闹、乱贴红纸等不文明现象。白事方面。全区成立白事理事会421支,每个村居(社区)招募不少于3名成员,全区共计1517人。志愿者掌握白事信息后,第一时间上门告知遵守文明礼葬规定事项,全程为丧主做好文明礼葬服务。 二是阵地保障。红事方面。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社区文化礼堂打造成农村群众婚宴简办的集中服务平台,方便群众使用。打造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文明迎亲志愿服务中心,全面展示传统婚礼的变化和文明迎亲的发展史,被日照市文明委授予“日照市文明迎亲发源地”荣誉称号。白事方面。完善村居(社区)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文明礼葬服务中心,提供全程服务,群众办理丧事3天内完成,时间大大下降。打造岚山头街道童海路居文明礼葬志愿服务站,通过叙事、触景生情等方式展示文明礼葬工作推进全过程,引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 做实奖惩激励 红事方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迎亲”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岚山区“文明迎亲队”服务制度》《岚山区“文明迎亲队”服务流程》等。实行控制参加人员、控制婚宴标准、控制随礼标准等“六个倡导机制”。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礼仪,发布倡议性“文明婚礼十项流程”。鼓励引导酒店推行简约婚礼套餐制,推出600元以下的婚宴套餐,鼓励婚庆公司推出“简约式”婚庆服务。通过文明迎亲,切实减轻了群众人情消费负担,以前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举办婚事的费用平均在10万左右,现在基本控制在2万元以内。 白事方面。一是推动丧事从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文明礼葬工作,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在全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礼葬”工作的意见》,提出文明礼葬“十提倡十反对”“八项流程”“四个步骤”,逐个乡镇进行培训。从以前穿“白大褂”到现在的佩戴“小白花”,从以前的流水大席到现在的一顿便餐,从以前的隆丧久葬到现在的“三日”下葬,不奏鼓乐、不搭灵棚、不送汤、不扎彩,村支部书记介绍逝者生平,丧葬费用从原来普遍近两万元下降到一千元左右,让群众既有面子,又有实惠。二是进行资金补助。制定出台《岚山区“移风易俗·文明礼葬”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对具有岚山户籍并且去世后在岚山安葬的居民,凡是按照文明礼葬标准和流程办理丧事的,区财政补助白理事会成员900元钱,丧主不再承担服务费用,切实解决群众负担。三是推广随礼封顶。积极推广白事“5元钱随礼”做法,大幅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有效遏制了讲排场、比阔气、人情随礼庸俗化、泛滥化、利益输送等不良风气。 严格通报考核 一是实行提前报告制度。文明迎亲实行“提前3日”报告制度,在婚礼举办前3天上报村居(社区);文明礼葬实行“日报告”制度,423个村居(社区)每天报告有无白事情况和追思会举办时间,乡镇统一汇总,报区文明办备案。掌握红白事信息后,区文明办随机进行暗访抽查,对不按照要求举办仪式的镇村,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 二是推行考核制度。将移风易俗落实情况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社区)综合测评和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各级最美志愿者、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荣誉评选的一票否决事项。 三是推行承诺制度。按照“条抓块管、条块结合,单位协同、属地管理”的原则,出台《关于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推行婚丧事项承诺、备案、公示制度,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要求严格遵守移风易俗相关规定。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 “讲评帮乐庆”五种活动形式,着力营造移风易俗舆论氛围,引导群众在日用不觉的文明新风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一是强化媒体宣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两中心”融合为主要力量,整合岚山电视台、岚山发布等现有区级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高密度、多时段、全方位展开密集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冲击力。 二是注重教育养成。采用入户走访、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利用LED显示屏、刊播公益广告等方式持续宣传。镇街还将移风易俗编成文艺节目到基层巡回演出,录制移风易俗微电影《闹婚》,上传文明实践有线电视智慧平台展映。利用“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特色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 三是纳入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把村党员干部吸纳到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不良习气。 从局部试点到整体推进,从树立典型到全民参与,移风易俗在岚山拉开了一场“燎原之战”,其效益不仅是金钱的重量,更是文明的厚度。 文明新风惠群众。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一方面通过人情减负、弘扬文明新风作出探索,有效破除了讲排场、争面子、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全面减轻了群众负担。同时,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破解了红事攀比、白事扰民难题,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能力。 乡村振兴强保障。岚山区通过开展移风易俗,不断培育文明乡风,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让群众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群众在富了“口袋”的同时又富了脑袋。 优秀经验获推广。文明迎亲、文明礼葬典型经验被省委宣传部宣传推广,岚山区获全省移风易俗先进区县称号?!夺吧角拿骼裨峄菝裆贰兑徽蛄酱宸晁南?文明迎亲喜上喜》等稿件先后被中央、省级媒体刊发,省文明办将“文明迎亲队”做法写入了《关于开展“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专项行动的工作措施》。 下一步,岚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和本次会议精神,坚持群众导向,坚持常态长效,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岚山力量!(文明岚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