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岚山区以群众切实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路径,创新打造“观澜”文化书院品牌,通过完善服务设施、拓展便民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等举措,着力打造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社区群众享受“烟火气”里的幸福生活。 拓展载体功能,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 岚山区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整合文明实践家庭站、养老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小草学堂、非遗工坊等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其功能,构建起“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微循环”打通“大动脉”,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与文化娱乐需求。 安东卫街道万和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场地,开设了舞蹈、书法、绘画等多个兴趣班,定期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居民王女生开心地说:“以前想找个学跳舞的地方还挺麻烦,现在社区里就有,真是太方便了?!?/font> 高兴镇向阳社区以“乡村文化书院”为核心,与“李二嫂大舞台”共同构成社区文化综合体,构建“一院多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和鸣读书会”“和鸣文化沙龙”“和鸣亲子共读”等主题活动360余场,构建起“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主题”的文化服务格局。 聚焦群众需求,开展“特色化”实践活动 创新推出“渔嫂拉呱”“渔您乡约”“好人面对面讲堂”“睦邻讲堂”“小金牛书画社”等30余个服务项目,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民生政策宣传、渔业安全知识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2700余场次。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公益集市”“睦邻善治幸福社区”楼长节等活动,增强邻里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搭建起邻里守望互助新平台。此外,组织辖区文艺爱好者、文化文艺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成立社区舞蹈队、合唱团等队伍,每周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吸引居民走进社区、融入社区。 在岚山头街道金牛岭社区的“渔嫂拉呱”活动中,渔嫂们围坐在一起,不仅交流生活琐事,还会探讨渔业生产相关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借此机会宣传各类政策。 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多元化”发展模式 发挥社区、学校、志愿者“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培育“银辉和娃娃”等服务项目,开展“娃娃成长营”“博学课堂”“笔墨渲染书香”“向日葵”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帮助社区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社区打造创客中心,推进“文化电商”,打造“渔您乡约”直播间,发挥“百灵鸟”志愿者的作用,推荐岚山海鲜、岚山煎饼、岚山风物等商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虎山镇祥和社区利用家校社“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在假期组织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假期爱心课堂”,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同时,“红辉暖心”志愿服务队会定期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提供义剪、义诊等服务,老人们对此赞不绝口。 下一步,岚山区将继续深化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社区成为居民“精神家园 。 (文明岚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