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至,万物盛,时在辛丑年暮春三月谷雨二候。 一场春雨过后,天空明朗湛蓝,淡淡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着,道路两旁的大树被洗刷得干干净净,树梢的鹅黄悄悄变成了新绿,生发出新的希望。 五莲县城,没有大城市的车流人流,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生活节奏明显比市区缓慢。光明路14号,五莲机关事务局家属院,这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小区,我们采访的主人公安伯揆就住在这个小区。 安伯揆出生于1921年1月,今年100岁,1943年参军,同年入党,是个拥有78年党龄的老党员,1966年从部队转业,1983年10月于福建省浦城林业局离休,1984年回原籍五莲县定居。 信念 “打鬼子、救中国,跟着共产党翻身求解放” “记得2011年1月19日的这一天,全家聚在五莲老家庆祝老爸90大寿,当我们唱完,‘祝你生日快乐’之后,正准备分切蛋糕,老爸突然放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伙儿先是一愣,马上都随着老爸的节奏合唱起来,等全家唱完这支歌,老爸神情严肃地说,我和共产党是同龄人,今年90岁,68年党龄,我要继续努力,向百岁冲锋,争取和党一起庆贺百岁生日!’说完挥动着手臂又高唱起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十年后的今天,安伯揆的誓言实现了,今年他迎来了共产党百年华诞。 安伯揆,1921年1月生于五莲县后安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3年的春天开始秘密接触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从那时起,这个22岁的穷苦青年怀揣着“打鬼子、救中国,跟着共产党闹翻身、求解放”的朴实信念,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之路。 在大儿子安榕平的记忆里,童年的时候,只知道父亲是个军人?!袄习指颐墙驳呈贰⒔簿?,但从来不谈自己战斗的经历,对他承受过战争的残酷、血肉搏杀的场景我们难以想象也不得而知。但当我们到了开始萌发理想、信念的那个年龄,老爸敢于同邪恶斗争,敢于在逆境中抗争的气节和行为片段不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逐渐地觉得老爸是个‘英雄’!”安榕平说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艰难的岁月里,安伯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老爸也经常给我们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挖野菜、吃草根的故事,讲他在朝鲜战场卧冰斗雪伏击敌人的故事。春天来了,老爸带着我们去和农民伯伯学插秧,带着我们在山坡上开荒种菜……” 人要有理想、有信念。安伯揆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在困难时候要学会排除杂念,坚定信念,信念坚定了,思想就纯洁了,思想纯洁了,生活也就轻松了。正是这个简单朴实的信念支撑着安伯揆走在百年的人生路上。 本色 “我是农民的儿子,军人出身,共产党员” “我是农民的儿子,军人出身,共产党员。”这是安伯揆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他百年来坚守的立场。 “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名言,安伯揆不止一次的用它来教育自己和战士们。23年的部队生活,多年党的教育“不忘根、不忘本、不忘初心”的政治意念早已固化成为指导安伯揆百年人生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始终实践着信念坚定、作风硬朗、生活朴素、扎根基层、亲近民众的革命本色。 抗美援朝回国后,安伯揆常年守备在福建的霞浦三沙,连江黄岐等海防前线。那些年,安伯揆深入基层,上海岛、下连队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为了改善连队生活,和战士们一起开荒种菜、拔草养猪,艰苦的条件给安伯揆留下腰疼的病根。转业地方下放农村那几年,50岁的安伯揆,卷起裤腿和社员一起插秧种稻、沤粪积肥。社员们惊奇地说,你们大城市来的人也会干农活?安伯揆笑着回答:“我是农民的儿子,咋会把祖宗吃饭的本领忘了呀!” 安伯揆离休后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放着福建近200平方米的楼房不住,执意要回到故乡五莲县城和小儿子家挤在7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 二十多年的一条被子盖到至今;老花眼镜断了条腿,拴上绳也不肯换新的……一日三餐,地瓜南瓜、粗茶淡饭;他不喝酒、不抽烟,唯独喜欢枪械。 “老爸75岁那年,听我说要组织工作人员去靶场体验军事生活,从来不找我办事的他破天荒让我带上他。靶场上,他挺拔站立,侧身举枪,手不抖,身不颤,五发手枪弹击中41环,乐得满脸开花,那威风不由让人想到‘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的老将廉颇?!贝蠖影查牌街两窦且渖羁?。 情怀 “我带你回国,我带你回家” 军人精神一旦融入血液就成为一种本能。 安伯揆秉性正直、坦率、倔强,但却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一时的战友,一世的兄弟,越是晚年,安伯揆常常叨念他那些战友。 “老爸说的最多的是一位叫刘加荣的叔叔。他是五莲松柏乡钱家庄子人,1947年参军,先在连队当通讯员,后来当文书,父亲当时是连指导员。刘加荣和父亲朝夕相处,并肩作战,打淮海、渡长江,一路南下,枪林弹雨中结下生死情谊。1951年又一起抗美援朝,刘叔叔最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父亲多次和我们说,他永远忘不掉刘叔叔牺牲时的情景。奄奄一息的刘叔叔紧紧握着父亲的手,吃力地留下最后一句话,‘指导员,我想回家……’老爸悲痛地说‘我带你回国,我带你回家!’可惜老爸没能兑现他的承诺,刘加荣叔叔被埋在了异国的土地上?!?/font>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1951年,安伯揆的连队120余人跨过鸭绿江,回国时只剩下四十几人。异国他乡留下了安伯揆多少亲爱战友的忠骨,每说起这些,安伯揆总是老泪纵横。 1984年,安伯揆离休回五莲定居,听说县烈士陵园摆挂着刘加荣烈士的遗像,便吩咐大儿子安榕平带他去看看。当他看到刘加荣遗像的那刻,神情凝固,喃喃地说:“是他,他!”安伯揆一步一步走向前,对着遗像,眼眶里涌着晶莹的泪珠说:“加荣,我看你来了!” 自从那时起,每逢清明安伯揆总要到烈士陵园去会会老战友。一直到他86岁那年烈士陵园搬迁到城郊前,安伯揆拄着拐再次来到刘加荣烈士像前说:“加荣,我老了,走不动了,不能再来看你了,你在那边好好过,我会想你的!” 希望 “别干那些图虚名的事给老爸丢脸” “体能+动脑筋”是安伯揆长寿的秘诀。 安伯揆常说,枪不擦要生锈,要被腐蚀,人不学习不动脑筋,思想会僵化,大脑会萎缩。他从军23年,担任过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部队培养了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素养,退休后他依然坚持学习,称得上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94岁高龄时还写了回忆录《白石山战斗》。 几年前安伯揆的眼睛做了手术,从此不看电视了,于是每天抱着收音机听新闻。女婿笑称老岳父:“老翁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一点几万亿斤???”“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搞得孩子们回家之前都要提前做做功课。 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1996年的春天,大儿子安榕平被调任松柏乡党委工作。松柏乡是个山多地少的纯山区,辖区内两座海拔高度为鲁东南第一、第二的马耳山、九仙山,一北一南连接着境内三百多个山头。战争年代这里是游击区,后成为根据地。1947年中共五莲县就诞生在该乡的王家口子村,安伯揆参加八路军武工队时就在松柏这一带发动群众,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时,部队又在这里驻扎过,他对松柏乡有着特殊的感情。 听说儿子安榕平要去松柏乡党委工作,安伯揆连夜把儿子叫去,非常郑重地交代了三点要求:“第一,这里有很多老党员、老干部,战争年代做过很多贡献,你去了替老爸看看他们。第二,松柏地理条件很差,但是群众觉悟很高。战争年代他们不怕牺牲,拥护革命,哺育了子弟兵。你到了那里遇到困难,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平时多到群众中走走,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多做一些有利百姓的事情,别干那些图虚名的事给老爸丢脸。第三,松柏乡九仙山的龙潭沟,老爸和武工队曾在那里和鬼子打过一仗,那个大峡谷很有特点,可以去看一看?!?/font> 1998年春天,根据安伯揆提供的线索,经过多次考察论证,乡里把九仙山龙潭大峡谷打造成一个景区。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今天变成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当年安伯揆和战友们流血牺牲的山谷,今天荡漾着游人的欢歌笑语,正是有了安伯揆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让大山里的百姓露出了脱贫致富的喜悦。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辉/文 特约记者 宋年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