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举办2021年度“齐鲁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发布会。全省共有10人获此殊荣,我市扶贫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滕兆敏名列其中。 滕兆敏 五年风雨扶贫路 乡村里的“摆渡食堂” 将贫困“摆渡”到幸福 二十载志愿服务行, 汇聚万人志愿力量 绽放出灿烂的公益爱心之花。 1978年,滕兆敏出生在五莲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姊妹6个,穷得揭不开锅。“我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的?!彪酌羲?。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今天东邻送棵白菜、明天西邻送个萝卜,有时还会送一两件旧衣服,借给他们点儿粮食??孔抛笥伊诶锏陌锍某ご蟮目嗪⒆樱云独в凶趴坦敲?,沁入骨髓的深刻记忆?!耙亲”鹑说暮?,长大后,千万要报恩!”滕兆敏把母亲这句反复的叮咛烙在了心底。 1997年参军入伍,部队上他严于律己,训练刻苦,先后多次荣获嘉奖、优秀士兵、训练标兵等荣誉。他苦过,所以在哪也见不得别人受苦。当看到部队周边村子那些靠捡煤核维持生计的贫困老人和留守儿童时,他就忍不住想帮帮,部队每月的20元津贴我全部拿去给他们,哪怕只够他们买个本子、铅笔,他也打心底高兴。在部队待了5年,这样的事也做了5年。 谈起创办“摆渡”爱心食堂的初衷,进门时步履轻盈、满面春风的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2015年,滕兆敏到五莲县洪凝街道孙家岭村开展帮扶活动,在一条小巷里,遇到了一位跪地爬行的老人孙大爷。他在老人的家中看到米面油已落满厚厚的一层灰,有的袋子还未开封就被老鼠啃了一圈洞,仅有的一口锅也已经烧透见底。闲谈中得知,老人因腿上的疾病无法做饭,而导致饿得走不动路。 经过多次调研,滕兆敏了解到,对于一些身体不便的老人来说,单纯的物资帮扶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如何保证老年人每天都能吃上饱饭? 不久后,滕兆敏就里里外外忙着筹办养老院的事。租房、装修房屋、添置炊具、选聘炊事员……他马不停蹄地干起来。 2016年下半年,日照市第一家“摆渡”爱心食堂在莒县龙山镇北上涧村开业了。 食堂起名为“摆渡”,意义就是将帮助那些吃不上饭的贫困老人“摆渡”到温暖的彼岸。 食堂建成后,爱心变成了责任。为办好食堂,他始终坚持三点:一是统一标准。厨房、餐厅、超市、活动室、休息室,炊具、餐具等都一个标准。二是严格管理。就餐人员名单由村委会推荐,并核实、公示。服务人员从本村贫困妇女中聘请。食材由志愿者统一采购配送,服务人员与老人一同用餐。食堂每月公开账目。三是无偿服务。食堂对老人完全免费,初始资金主要来自他个人经营的一个小企业。 摆渡爱心食堂从当初的1家已开到15家,依托食堂建成5处农村志愿服务站、5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带动75家文明单位、爱心企业、高校及3600余名爱心人士走进农村开展志愿扶贫活动千余次。2020年起,为让免费午餐惠及更多高龄孤寡老年群体,滕兆敏依托食堂启动了“1小时”爱心连锁配餐圈,为新增的348位老人送餐上门到家。滕兆敏说:“我要做的就是竭力打通好政策与老人嘴边一顿热乎饭的距离?!?/font> 爱心食堂开了整整五年,“摆渡”爱心食堂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的摆渡爱心、盛放爱心、收获爱心的港湾。 今年2月25日,滕兆敏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人生便无处不沙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可我懂得量力而行,把身边小事、琐事一件一件去坚持做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党员承诺,用心用情诠释对党性的坚守与追求。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协会团结退役军人,团结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初心不改,当好‘摆渡人’,让贫困老人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老兵的责任与担当!”滕兆敏说。(日照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