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岚鲜海沙子卤汁是全国唯一一款具备SC生产资质的海沙子深加工产品,既凸显了日照特色,又走在了行业的首位。眼下,福岚鲜海沙子卤汁已经从线上到线下成功布局,海沙子衍生品也在稳步推进生产中…… 春暖花开,莺飞燕舞,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4月开始,日照海边的人气便旺了起来,松林及绿树藏匿在沙滩一角,找一处随意安放的小栈上闲坐,静观波光粼粼的海面与细软金沙滩相拥,惬意至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如果问起属于日照人舌尖上的记忆为何?一碗热气腾腾的海沙子面,连汤带面一口气吞下,或许就是“老日照”的味道。 传承:让“本帮鲜味”摆上更多人餐桌 4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万平口景区内的“福岚鲜”海沙子面店铺内,这碗“本帮鲜味”的传承人李秉轩娓娓道来他与海沙子面的故事。 手擀的劲道面条在面板上弹几下,入锅煮到润滑,捞起入碗,铺上一撮鲜韭菜,再浇上已熬成醇厚金黄色的海沙子卤汁。瞬间,面条就被这沸腾的鲜汤唤醒,平凡化为传奇,成就了让日照人难以割舍的家乡至味———海沙子面。 这,便是李秉轩记忆里,家的味道。 到过日照的人,都会在领略过心旷神怡的美景后,寻求品尝能够代表大海的美食,来留住心底那份对海的记忆。然而,除了声名远扬的海鲜、煎饼,一碗海沙子面却鲜被外地人所知。纵观被重庆小面、兰州拉面等外地“招牌面”占领的市场,急需有个人能够让那碗盛着老日照味道的面,摆上更多人餐桌。 2017年,李秉轩开始考察海沙子面量产化的可能性,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份日照人油然而生的使命感。然而,做好一碗海沙子面,却并不那么容易。 “很多种面食的汤是可以用调料调出来的,唯独海沙子面的味道调不出来。”原来,制作海沙子面讲究一洗、二淘、三煮、四滤,这四个过程耗时费力,做一次得2个多小时。不仅如此,海沙子属于时令海鲜,在日照沿海中又属涛雒镇的海沙子味道浓郁,如何将每年5月—10月时最鲜美的海沙子储存下来,也是一个大难题。 在与李秉轩交流的过程中有个细节印象深刻,在他考察海鲜储存技术的过程中,曾因无法实现原汁原味的海沙子卤汁常温保存而几乎将创业计划搁置,很多人建议他在卤汁中注入防腐剂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但这位“90后”却意志坚定:“要么不干,干就代表了日照,就要原汁原味!” 幸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一位教授让李秉轩的梦想照进现实,他的常温贮存技术可使海沙子卤汁实现常温保质期4个月,也就是说,从当年10月海沙子退市后,李秉轩的海沙子卤汁能让“好这口”的人持续尝鲜到次年2月———“福岚鲜”海沙子卤汁应运而生。 使命:将“日照味道”推向五湖四海 日照人豪放开朗,饮食也大气洒脱,总是大盘大碗吃得热闹红火。但是,一碗海沙子面却颇有些江南细腻的韵味,既是海滨地区的美味佳肴,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喜爱经济实惠的早餐和正餐。 “海沙子”虽小,营养价值却极其丰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照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说到这儿,可能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海沙子”具体为何物?其实,它就是一种蛤蜊,学名“兰蛤”,体积很小仿如沙子,因此会被渔民们称为“海沙子”。因个头太小,难成大菜,人们便因势利导,只取其鲜。 这碗承载着老日照记忆的面一经面世,便引起日照文旅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将品牌推广出去,市文旅局专门为这碗面召开了日照首届地域特色海沙子产品推介会,并邀请日照餐饮协会近60家会员单位参加会议,开创了日照旅游产品推介的先河。 “夏天旅游旺季,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待427桌,基本上所有在店内吃过面的游客临走时都会再带上两包卤汁,让日照的味道走向大江南北?!贝幽鞘敝两瘢畋恢痹谕乜砗I匙用娴闹壬吓ψ?,临沂、威海等地也都有了分店,越来越多外乡人因为这碗面而知道日照、向往日照。 这世上吃货太多,于是很多时候,美食成了旅行的第一驱动力,许多人选择到海滨城市,只是冲着那活蹦乱跳的海鲜。借势日照旅游行业近年蓬勃向上的大背景,海沙子面先后参加2019年中国渔博会、2021年山东博览会,在市文旅局举办的全市旅游商品大赛中夺魁,更被评为岚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在很多日照人心中,海沙子面已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成为家乡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的代名词,也是家乡情感的组成部分。如今,在日照万平口,在东夷小镇,在诸多商超街角,都能看到一碗海沙子面的身影,也真正将日照味道推向了五湖四海。 愿景:让更多外乡人因为这碗鲜爱上日照 “古之海曲有王海者,幼失怙……世人不识此小贝,乃因王海至孝而名之‘孝子贝’……”关于“海沙子”,还有一个感人的孝子传说。也正如传说中所讲,这种极不起眼的贝类里其实蕴含着惊人的能量,足以激活食客挑剔的味蕾。 谈及未来的规划,李秉轩说他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进一步细化海沙子卤汁产品,将这份至鲜日照味儿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不仅让外地日照人能够吃上一碗正宗家乡味儿,也让更多外乡人因为一碗面而向往日照、爱上日照。 穿过红彤彤的碱蓬草丛,来到涛雒小海河这片滩涂。远处的水鸟翩翩起舞,承载着日照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时序轮替,待新一轮耀日升起,小海河口大潮又起,滩涂上将会是一片新的天地。 李秉轩说,“海沙子”面如今已是他的一份精神信仰,这一碗碗的鲜味儿里汇聚了山川与海洋,从舌尖滑入品尝者的心底。而后的日子里,他也将不遗余力讲好“海沙子”的故事,让更多人来到日照,细细品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砾……(日照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